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关注 > 正文

悠悠漆桥古镇 世界观速讯

2023-05-25 17:54:42 金陵晚报


(资料图片)

□吴月华

漆桥古镇,以一座木桥而得名。走进漆桥古镇,穿过南陵关城楼,便步入了漆桥老街,汉代的古桥、宋代的古井、明清民国时的建筑历历在目。这里,陈迹沧桑,步步是景,仿佛时光倒流。

她是“金陵第一古村落”,四面环水,超然独处。据旧县志记载,漆桥古镇位于漆桥村,始建于西汉,宰相平当父子因避王莽之乱自长安隐居于此,为便利南北交通,于是在河流上搭了一座木桥。为防止木桥腐朽便在桥上涂了一层红漆,漆在古时候是一种名贵的原材料,当地人把这座木桥称之为“漆桥”,村庄、河道均因漆桥得名。木桥于1953年拆除,改建为一座三孔石拱桥。

漆桥老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商贸古镇,街长500多米,曾是沟通南京与苏杭、宣徽古宁驿道的必经之地。自南宋晚期起,它就是著名的集市,在明嘉靖年间达到鼎盛,商贾云集、市井繁荣,舟楫往来不断,“两溪夹一街,巷道连水埠;临水有人家,桥头立商铺”是它曾经的真实写照。

老街青石板路中间有一条深深的沟,它是当年商贾川流不息,独轮车走出来的印辙,从窨井盖上可以看出年代的痕迹。两侧是古旧的砖木式门面房,因多年的风雨侵蚀,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清晰可见;屋檐外挑,门楣雕有精美的纹饰。每隔几幢建筑就留有临水通道的小巷,巷中辟门,形成前门、后门与腰门,青砖黛瓦、落花格窗和马灯诉说着它昔日的繁华。青石路面一线天,小巷深处有人家,藏在闺中人未识,一派古朴幽雅意境。

据《孔氏宗谱》和《民国高淳县志》记载,漆桥镇汉代前称“南陵”,村落周边居住了3万多名孔子后裔,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江南孔氏家族聚居村落之一。漆桥孔氏宗祠规模庞大,有72间屋宇象征孔门72贤人,在抗战期间焚毁之前,曾是高淳四大宗祠之一。当街的“江南孔府堂”建造年代久远,几经战火又几番修缮。堂内有孔子直立铜像,还有“忧道不忧贫”的祖训条格。儒风颂雅,尽呈大儒遗风。

孔氏家族“崇儒重道,重义轻利”的家风对漆桥古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,形成了当地淳朴重义的民风。悠久的历史,灵秀的山水,怎不叫人心从意动,心驰神往。

沿驿道延伸的鱼骨状街巷格局保存完好,漫步其间,历史悠久的餐饮店、茶楼、图书店、黑墨水店和横匾早就被喧嚣所淹没,看着竹篾匠店现编现卖各类农具、箩筐的趣味,闻着手工豆腐作坊散发出来的豆汁清香,听着夏记铁匠铺里传来的叮当铁锤声,还有商店里的老式木制柜台、木雕艺人、捏糖人和穿着对襟衣服的老人,更为漆桥老街增添了几分古韵。

巷边、路旁遗存的宋代古井、古碑、石磨盘、石臼、砖石雕以及“孔氏宗祠”、“平家池”等遗迹,折射出古镇风华。深入里弄,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,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的通风窗,原住居民在这里栖息生活,他们和老街、老宅、老巷、寺院将明清文化和儒家文化融为一体,成为一片唯美古风园林景观。那一声乡音,一杯清茶,一条承载着历史的老街,成为活的文物。

漆桥河水流淌千年,石桥默默守望,笑看岁月更迭,细数时代变迁。从数百年前古驿道上南来北往的商客,到今天一代又一代的漆桥儿女,他们从这里走向世界,把族规祖训传统,带向远方的力量源泉,奔向更加充满活力的明天。